新埔教會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223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2024年5月10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[複製鏈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24-5-10 07:30:27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4-5-10 07:31 編輯

【弗二1】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,祂叫你們活過來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而你們,原是死在你們的眾過犯和眾罪惡中」: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過犯」迷失,越界,誤入歧途,離開正路;「罪惡」射不中的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死」:是指靈性的死,就是與神的生命隔絕(四18),靈性毫無功用,對罪完全失去反抗的力量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過犯罪惡」:凡事的性質對,而越限了便是過犯,凡事的性質本身是壞的,便是罪惡;前者注重人表現出來的罪,一切越過神旨意的範圍之錯誤行為,後者則廣泛地包括一切不合道德的,不合神標準的存心、行動和地位。奧古斯丁(Augustine)說:『過犯是人不知不覺中所犯的罪;罪惡是出於人故意所犯的罪。』

          「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」:包括如下的含義:(1)『死』是表示靈性的死;就人在神面前的情況而論,雖活亦死,因為『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』(弗四18)。(2)『死』也表示命定第二次的死(啟廿14);就人將來的結局而論,難逃永死,因為『罪的工價乃是死』(羅六23)。(3)『死』又表示身體是必會朽壞的(林前十五50);因為死亡的因素已藉著罪而臨到了眾人(羅五12)。(4)綜合前述情形,人正天天活在死蔭裏面(太四16;路一79)。(5)罪給人帶來了死,而死又藉著罪控制了人:a.使人對於犯罪毫無感覺;b.使人對罪無能為力,無法自拔。

          「祂叫你們活過來」:原文並無此片語,是譯經者加上去的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死乃是失去生命的感覺和能力──積極方面,對神的愛沒有感覺,也無力行善、討神喜悅;消極方面,對罪的肆虐毫無感覺,也無力抗拒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我們每一個人若要明白甚麼是救恩,若要靈性進步,頂要緊的,是當知道我們本來是怎樣的一個人。這裏不只說我們是犯罪作惡的,並且說我們是一個死人!

          (三)你要一個死的人去過聖潔的生活是不可能的。我們既知道人本來是死的,所以第一要緊的是勝過死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罪對我們人類造成最大的損害,是死亡掌權,使人失去生命的感覺和能力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對於罪,全人類沒有一個是旁觀者;犯法的死在過犯罪惡中,立法、司法的照樣死在過犯罪惡中,每個人都是過犯罪惡這競技場的參與者,滅亡乃是唯一的下場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身體一旦失去生命,就會變得冰冷且僵硬;凡是對神冷淡、硬著頸項,對人冷酷,對事死板的,恐怕不是行在生命中,而是依照死的字句規條罷了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死的時日一久,就會發臭(約十39);凡是言語、行動令人感覺難受的,正是靈性死沉的明證。

【弗二2】「那時,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,隨從今世的風俗,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那時,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,隨從這世界的世代,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(就是)那現今在悖逆之子裏面運行的靈;」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行事為人」行走,舉止,指揮自己;「今世」這世界的;「風俗」時髦,時代,世代;「運行」精力,奮力,活動力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那時」:就是指還未得救的時候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你們在其中」:指陷在過犯罪惡之中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隨從」:是一種沒有自己主見、任由別人引領的走法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今世」:指撒但所編制的一個有系統的組織,被利用來誘拐並霸佔人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風俗」:指顯在眼前的世界,又可稱『時髦』或『摩登』。一般世人都愛學時髦;時髦的風一吹來,世人就都被吹得團團轉。

          「空中掌權者的首領」:即指撒但;撒但是空中邪靈(弗六12)的首領和世界的王,全世界都臥在牠的手下(約壹五19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悖逆之子」:指意志上反抗神、叛逆神的人;撒但的靈運行在人裏面,人便跟從撒但,去行神所不喜歡的事,就作了悖逆之子。

          本節論到魔鬼的工作:(1)作工的根據地──『空中』;(2)作工的附從者──『邪靈』;(3)作工的時候──『現今』;(4)作工的對象──『悖逆之子』;(5)作工的方式──在人的『心中運行』;(6)作工的內容──使人『隨從今世的風俗』和『順服』牠的意思;(7)作工的目的──使人和牠一樣的悖逆神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人若「隨從今世的風俗」,就等於是「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」撒但;因為這世界中各種時代的光景,正是撒但藉以牢籠、迷惑人的圈套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我們得救以前的生活,外面是「隨從今世的風俗」,裏面是「順服」撒但的邪靈,所以從神看,整個人生乃是『死在罪惡過犯之中』(1節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罪惡是隨時代而不同的,一代有一代的罪惡,一時有一時的罪惡;「今世的風俗」不同於『前代的風俗』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一個未重生的人,他的行為無法不隨世俗;如不隨世俗,他就會覺得落伍,跟不上時代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『摩登』、『時髦』的潮流一來,幾乎人人都被捲進流中,雖所費不貲,亦心甘情願,甚且還引以為榮,究其原因,乃是中了邪靈的詭計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基督徒既不屬這世界,若隨從今世的風俗,就必生活世俗化,失去與世界有分別的見證,這是神所不喜悅的(羅十二2;雅四4;王下十七33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基督徒雖然活在世上行事為人,卻不是無宗旨地生活著,乃是照著神的意旨,由聖靈的引導而生活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基督徒應當作轉移風俗的人,不應當作隨從世俗的人。

          (九)撒但在人裏面奮力工作,人的罪行就是牠奮力工作明顯的記號。

          (十)我們在教會中若是仍舊嫉妒分爭,放縱肉體,就是『照著世人的樣子行』(林前三3),也就是「隨從今世的風俗」了。

【弗二3】「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,放縱肉體的私慾,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本為可怒之子,和別人一樣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連我們眾人,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,在我們肉體的私慾裏行事為人,行肉體和思念所意願的,生來就是該受(神)忿怒的兒女,和其餘的人一樣;」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放縱」來來去去,活動;「私慾」強烈的欲望;「隨著...去行」滿足;「喜好」意願,(特指『喜歡行』不對的及禁止的事);「本為」按本性,按天然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放縱」:不加約束、任它自由。

          「肉體」:指人墮落後,受撒但的敗壞,變質成了肉體,裏面有邪惡的性情,喜歡犯罪作惡。

          「私慾」:是指人不正當的、超出正常範圍的慾望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」:是指滿足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。肉體所喜好的,是關乎外面的;心中所喜好的,是關乎思想的。

          「本為可怒之子」:照我們本來的性情說,是和別人一樣,結局也是和別人一樣,只有等候神的審判和震怒(約三36)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世人有三個仇敵:(1)世界;(2)撒但;(3)肉體。人對『世界』是隨從的;對『魔鬼』是順服的(2節);對『肉體』是放縱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世界(舞台)、撒但(導演者)、肉體(表演者)三個合起來,便演成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神所賞賜的『慾』,例如『食慾』,原本是好事,但若不予節制,便會與人有害。當正常的慾望,演變成了肉體的私慾,必然有害無益;再加上『放縱』,其結局相當可怕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人『心中的喜好』常受『肉體的私慾』所左右,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心裏喜歡,就隨意而為,以致得罪了神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罪人在神面前,不配得著甚麼東西,所配得的乃是神的忿怒與刑罰(「可怒之子」)。

【弗二4】「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,因祂愛我們的大愛」:

﹝原文直譯﹞「然而神是在憐憫上豐富的神...」

﹝原文字義﹞「憐憫」慈悲,同情,體恤;「大愛」許多、深重、豐盛的愛。

﹝文意註解﹞「然而神」:『然而』是形容事出意外;『神』是人生的轉捩點,只有神才能給我們人類希望。

          「豐富的憐憫」:『憐憫』是指對處在困苦中的人,表露同情的心懷,以及給與實質上的幫助;罪人的情況和神相差太遠,不配得到神的愛,須先用憐憫方能達到,而這憐憫是『豐富』──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因祂愛我們的大愛」:愛是神的本性,神就是愛(約壹四8);神的愛無論從各方面考量,都是『大』的:(1)程度大──犧牲獨生愛子的愛;(2)時間大──永遠不變的愛;(3)價值大──無可比擬、無價的愛;(4)容量大──人人都可得而享受的愛;(5)能力大──勝過一切的愛。

          神的憐憫是祂內心慈悲的感動;神的大愛是祂採取差祂獨生子來世間的動力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是「然而神」,不是『然而我』;不是我如何立志,如何不犯罪,如何要信主,而是「然而神」憐憫了我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我們罪惡的眾多與頑惡,若非神有「豐富的憐憫」必然無法得救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『憐憫』是在『愛』以先,且臨及那不可愛的人,使之從『可憐』的光景,救拔到『可愛』的地位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神總是先以憐憫對待我們;當我們藐視祂的憐憫時,祂才以祂的公義對待我們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惟有認識神愛的人,才懂得救恩的寶貴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凡對神的大愛無動於衷的,決不可能被神重用。

【弗二5】「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,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(你們得救是本乎恩)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竟然當我們死在眾過犯中的時候,使我們與...」

﹝原文字義﹞「活過來」一個死了的再活,甦醒過來。

﹝文意註解﹞「便叫」:顯出神的愛是主動的,也顯明神的大能在我們身上產生了效果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一同活過來」:這是信徒得救的第一步,指我們的靈恢復了原來的功用,就是所謂的『出死入生』(約五24~25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得救是本乎恩」:這句話在括弧裏面是解釋上文的,表明得救不是我們所配得的。『恩』是神因憐憫大愛而向罪人行出來的一種慷慨的事實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「死在過犯中」與「一同活過來」,乃是我們得救前後所經歷的事實。未得救以前,渾渾噩噩,犯罪作惡,卻無羞恥的感覺;得救以後,清醒過來,稍萌惡意,即有不安的感覺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得救乃是神的聖靈進到一個人裏面去,將他已死了的靈點活過來,使他得著重生(約三3~6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人心靈的甦醒,乃神恢復之工的開端。

【弗二6】「祂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」: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祂又叫我們在基督耶穌裏,與祂一同起來,一同坐在諸天界裏」: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復活」起來,復起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又叫...一同復活」:『又』字表示本節的『復活』和上節的『活過來』是有分別的;『復活』乃是得救的第二步,指我們從神所得到的新生命,有生命的功用和能力,能以『起來』,離開墳墓,脫離一切死亡的事物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一同坐在天上」:這是得救的第三步,指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地位,在世而超世,雖仍活在地上,卻過著屬天的生活,世上無一事能攪擾我們;『坐』字含有安息穩妥的意思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神救我們,使我們在基督耶穌裏,以勝過撒但;使我們得著復活的生命,以勝過肉體;使我們坐在天上,以勝過世界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救恩不是別的,救恩乃是神替我們作成功的──神『已經』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,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了。所以每當你遇見試探、有難處時,不是你去求神救你,而是要相信神所給你的救恩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教會的性質乃是復活的──「一同復活」,一切天然的活動,肉體結合,都不是教會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教會的地位乃是屬天的──「一同坐在天上」,一切卑下的事物,屬地的原則,都不是教會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五至六節裏的三個「一同」指出:每一件事都是基督自己作的,只是當祂在作的時候,把我們也包括進去,使祂所作的都成了我們所作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這三個「一同」,不是要等到將來見主面的時候才成為事實,而是神老早已經作完成了的事實,我們可以取用這些事實,使成為我們主觀的經歷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「天上」的意思是『屬天的境界』;基督徒是兩棲的,他在地上能享受屬天的豐富,也就是在地有如在天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我們若能站在屬天的地位上,來查看一切地上的事物,就不至於貪愛世界了。

          (九)同坐在天上,就是同有天上的眼光、生活、言語;今日許多信徒只有勢利眼光、世俗生活和和敗壞污穢的言語,原因乃在於沒有同坐在天上。

          (十)「坐在天上」表明不必掙扎努力,乃是安息地享用基督的得勝。信徒雖然活在沒有安息的世界中,卻可以享用天上的安息。

          (十一)我們先要與基督聯合,才可以分享到祂的生命和超越。

【弗二7】「要將祂極豐富的恩典,就是祂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好叫祂在後來的世世代代中,在基督耶穌裏,藉著慈惠,向我們顯明祂恩典的豐富,是極其超越的;」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恩慈」親切,和藹,仁慈,慷慨;「顯明」展示,證明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極豐富的恩典」:神的恩典給人得著,豐富到一個地步,是極其超越的。

          「所施恩慈」:神有憐憫,有愛,就向我們施恩慈,而把恩典給了我們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顯明」:即擺出來顯給宇宙看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後來的世代」:指教會產生以後無窮之世世代代;也包括時間空間和時間空間裏的一切。

          本節說出神救恩的目的。前面第五、六兩節所說的,就是神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其目的乃是要在將來數不了的世代裏,顯明給萬有看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神豐富的恩典顯明在我們身上,並非我們向神求來的,乃是當我們還在蒙昧無知的時候,神就主動為我們預備好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神一切的恩慈,都是「在基督耶穌裏」施給我們的;我們若離開了基督,就不能享受神的恩慈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神不只在今世使用教會作祂的見證,也永永遠遠使用教會作祂的彰顯。

【弗二8】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,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因為你們藉著信心得了救,是靠著恩典;這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,乃是神的恩賜;」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本乎」所憑藉的原因;「出於」表示來源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本乎恩」:指本乎神白白賜給人的原則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因著信」:這是人這方面接受神恩典的手續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這」:字是一個中性字,既不是指著『恩』,也不是指著『信』,因為『恩典』和『信心』都屬陰性字,故應是指著『得救』說的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一切蒙恩的事,都是出於神,沒有一點是出乎我們自己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救恩的來源,不在於人,乃在於神,並且是神的禮物,出於神的賞賜;所以得救,是我們自己作不來的,也是我們所不配得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我們蒙恩得救,從神說,是祂白白的恩典,賜下主耶穌來拯救我們;從人說,只須簡單的相信接受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認真說來,連我們的『信心』,也非自己所有,乃是神所賜的;因為我們憑著自己,不能生發信心,主耶穌才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(來十二2)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信心是接受恩典的管道;各樣屬靈的實際,都是藉著信來摸著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我們開始我們基督徒的生活,不是靠自己的行為,乃是靠主所已經完成的救恩。基督徒的生活,從始至終都根據於這個完全依靠主耶穌的原則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保羅重複了第五節的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」這句話,他的意思大概是怕我們動不動就想憑自己去應付難處;我們從前得救時如何是本乎恩,今後在生活中的得救(林後一10)仍然是本乎恩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我們當初得救時的信心,如何是神所賜的,我們今後日常生活的信心,也如何是神所賜的。

【弗二9】「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」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救恩全數是神的恩典,與我們的行為無關。我們人在得救的事上一無可誇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若有人為自己的得救而誇口,就恐怕他還沒有得救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非常顯然,神不願意信徒在屬靈的事上自誇(雅四6;彼前五6),我們切不可像那自義的法利賽人,致被神唾棄(路十八9~14)。

【弗二10】「我們原是祂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。」

     ﹝原文直譯﹞「因為我們原是祂的傑作,是在基督耶穌裏創造的,為著叫我們行在神早先豫備好了的善良事工中。」

     ﹝原文字義﹞「工作」傑作,精心產品,手藝,創造之作;「行」行走,來往。

     ﹝文意註解﹞「我們」:是包括全部神的兒女,是複數詞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工作」:卻是一件工作,是單數詞。神的工作是把眾多神的兒女作進一個教會裏。

          「我們原是祂的工作」:我們得救,完全是神的作為,我們無一點份,所以是祂的工作品;甚至是祂的『傑作』,是神費過工夫,是在祂所有造物之中最好的作品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」:神將祂的生命,在基督耶穌裏分賜到我們裏面,使我們有了神的性情,這是神的一個新創造。

          「為叫我們行善」:『行善』是神對已經得救之人的要求,神對未得救的人只要求他們『信』。

          「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」:就是叫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,而神這旨意是祂在創世之前,早已為我們豫備好了。

     ﹝話中之光﹞(一)教會是神精心製作的藝術品,是神智慧和能力的結晶品,神全副的心思都放在教會裏,也只有教會能讓神心滿意足(賽五十三11)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神是一位作工的神,「我們原是祂的工作」;而祂最中心的工作,就是要把我們模成祂兒子基督的模樣(羅八29)。祂向我們施行種種恩惠,都是為著這個。所以我們得救以後最重要的,還不是要為神作甚麼,乃是要讓神在我們身上,自由的作祂所要作的工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教會的使命,就是行「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善」,這個『善』絕非人道德觀念的善,乃是神旨意中的善,也就是活出、彰顯出、見證出那一位豐滿完全的神自己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神對未得救的人只要求『信』,不要求行為,但對已經得救的人,神卻要求他們『行』善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教會不一定要作人以為好的事,但一定要作神所要我們作的事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行善不是我們得救的憑藉,但卻是我們得救的結果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善工不是基督徒生活中偶然要作的事情,而是神為祂的子民安排的永遠計劃的一環,是神早就規定救我們的目的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基督徒行善,乃是對神所給的恩典的一種承認:承認神已經給了我們那上好的生命,所以我們要把這生命活出來。

          (九)本節的「叫我們行」和第二節的「在其中行」是相對的。從前我們因為是死的,所以照著死的去行;現在我們因為是活的,所以照著活的去行。人先死,後才犯罪;人也先活,後才行善。

          (十)「行走在善的工作裏」(原文)。善的工作就是基督;神工作的目的,就是基督。信徒不論從事何種職業,都是作神的工,都當行走在神所看為善的工作裏。

          (十一)許多人事奉神,卻不是作神的工;神所要的事奉,乃是所有的存心、動機和目的,都是為著基督。基督應當在我們的事奉和工作裏居首位。
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