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埔教會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27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2024年1月6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[複製鏈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24-1-6 08:16:14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4-1-6 08:17 編輯

【士六33】「那時,米甸人、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,在耶斯列平原安營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那時,米甸人、亞瑪力人,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,在耶斯列平原安營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耶斯列」神栽種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那時,米甸人、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,在耶斯列平原安營」:『米甸人』是亞伯拉罕與基土拉所生的後代(參創二十五2),曾與摩押人一起聘請巴蘭來咒詛以色列人(參民二十二4);『亞瑪力人』是雅各的孿生哥哥以掃的後代(參創三十六16);『東方人』指東方沙漠的遊牧民族,即今日的阿拉伯人;『耶斯列平原』米吉多以東的一片平原,略呈三角形,三邊各約30公里,約念、他泊山和以伯蓮分別在三角的頂端。

【士六34】「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,他就吹角,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;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永恆主的靈降在基甸身上,他就吹角;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降在」穿上,穿戴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」:『降在』指如同「穿衣」般的臨到他的身上;不同於新約信徒的「聖靈內住」(參約十四17),乃是從外面澆灌在人的身上,使他獲得能力(參徒一8)。

         「他就吹角,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」:『吹角』指吹羊角號,召集眾人;『亞比以謝族』瑪拿西的後裔,住在河西地(書十七2),是基甸的父親所屬的家族(在宗族之下)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在信仰生活中,被抓住比抓住更重要。不是我們抓住神,而應該讓神抓住我們。我們得救不是憑著智慧、能力,信仰也是藉著神的恩典結的果子。舊約中,耶和華的靈降臨,人就充滿智慧(參創四十一38~39)、預言能力(參民十一25~26)、驚人體力(參民十四6,19)。新約時代,聖靈保惠師內住在承認基督的所有聖徒裡面(參約十五26)。因此,不應使居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擔憂,應放下肉體的情欲,努力得到聖靈的引導(參弗五18)。因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,他被立為偉大領袖,從仇敵手中拯救以色列。

         (二)一個能被神使用的人,不是因為他自己大有能力,而是因為他被神完全佔有。基甸的順服預備了神做工的道路,讓聖靈能完全地佔有他,從他身上顯出了神的大能。因此,之前反對他拆毀巴力祭壇(參30節)本族亞比以謝人率先回轉跟隨神,然後整個瑪拿西支派也回轉過來,整個以色列也回轉過來。

         (三)雖然「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」,但只是賜給他事奉的能力,並沒有改變他的生命。基甸並不是天生的領袖,當發現這麼多人出來跟隨的時候,心中一下就沒有了底氣。我們有時會升到信心的高峰,有時卻懷疑是出於自己,有時甚至陷入低谷。這並不表明我們沒有信心,而是顯明我們不是自信。只要是神所賜的信心,祂必然會賜下憑據來堅固我們。

【士六35】「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,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;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、西布倫人、拿弗他利人,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,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;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、西布倫人、拿弗他利人,他們也都出來和他們會合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會合」會見,遭遇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,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」:『瑪拿西人』是基甸所屬的支派,在約但河西僅有半個支派。

         「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、西布倫人、拿弗他利人,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」:『亞設人』亞設支派分配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西面,沿地中海岸之地,在底波拉和巴拉所主導的戰役中,他們袖手旁觀,沒有投入戰場(參士五17);『西布倫人、拿弗他利人』這兩個支派在上一次戰役中是參戰的主力(參士四6;五18)。

【士七12】「米甸人、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都布散在平原,如同蝗蟲那樣多。他們的駱駝無數,多如海邊的沙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那時米甸人、亞瑪力人、和東方人散布在山谷中,像蝗蟲那麼多;他們的駱駝無數,就像海邊的沙那麼多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亞瑪力」山谷的居住者;「布散」疏遠,離開;「無數」無法計算的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米甸人、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都布散在平原,如同蝗蟲那樣多」:『布散在平原』平原的原文是谷底,地形狹長,敵人的營帳連綿不斷;『如同蝗蟲那樣多』形容無法計數。

         「他們的駱駝無數,多如海邊的沙」:『駱駝無數』駱駝的載重和機動性較強,這是聖經首次記載駱駝用於戰爭(參士六5)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米甸軍隊大約有十三萬五千人(參士八10),遠超過以色列軍隊的人數,而神進一步裁減以色列軍到三百人,使得基甸只能依靠神,不能依靠戰術、武力、策略。

【士七13】「基甸到了,就聽見一人將夢告訴同伴說:“我作了一夢,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,到了帳幕,將帳幕撞倒,帳幕就翻轉傾覆了。”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基甸到了,只見有一個人正向他的同伴敘說着一個夢;他說:『我作了一個夢,夢有一塊大麥餅輥入米甸營中,來到帳棚,將帳棚擊倒,帳棚就翻轉倒壞了。』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作了」作夢;「滾入」轉動,推翻;「傾覆(原文雙同字)」倒下,躺下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基甸到了,就聽見一人將夢告訴同伴說:我作了一夢」:『作了一夢』古時人們非常重視作夢,一般人多認為夢境與現實生活有關聯,反映或預告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。

         「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,到了帳幕,將帳幕撞倒,帳幕就翻轉傾覆了」:『大麥餅』大麥是以色列人的主要農產物,大麥餅是中下階級窮人家的主食,表徵以色列人陷於窮困,為了生存起而奮鬥;『帳幕』是遊牧民族的住家,表徵米甸軍營。

   〔靈意註解〕「大麥餅」表徵基甸所率領的以色列軍;「帳幕」表徵米甸聯軍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神要使用我們實行拯救,先要我們認識自己,不過是一個大麥餅──五餅二魚而已。大麥餅價值不大,但是由神支配,它能推倒帳篷。當軟弱的生命放在大能的手中,由祂運用,能攻破堅固的營壘。

【士七14】「那同伴說:“這不是別的,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。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的手中。”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他的同伴回答說:『這不是別的,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;神已把米甸和全營交在他手中了。』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約阿施」神的賞賜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那同伴說:這不是別的,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」:『基甸的刀』表徵基甸所率領的反抗軍。

         「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的手中」:大麥餅將帳幕撞倒,表徵米甸全軍被基甸擊潰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在這裡,我們看見眾多的侵略軍隊,如同成群的蝗蟲。可是基甸卻事前被神教導,要一再的去遣散他自己的軍隊。要用著這剩下的三百人,去擊潰這眾多的米甸大軍。這似乎是荒謬而不合常理的事。贊美神,當我們沒有辦法的時候,祂總是能輕易的為我們開一條出路。那一小隊的三百個勇士,實實在在是神拯救祂子民的器皿。祂的僕人基甸,竟然在困惑中,從他一個敵人的口,聽到了保證他得勝的消息,那是最能鼓舞他信心的一個保證。他知道恐怖已經打擊了米甸的軍隊,難怪他聽見後立即敬拜神。

【士七15】「基甸聽見這夢和夢的講解,就敬拜神,回到以色列營中,說:“起來吧!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。”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基甸聽見那夢這樣的敘說和講解,就敬拜神,回到以色列營中,說:『起來,永恆主已把米甸營交在你們手中了。』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講解(原文雙字)」詳述(首字);破解,解析(次字)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基甸聽見這夢和夢的講解,就敬拜神,回到以色列營中,說」:意指基甸經由解夢確信神已經將敵軍交在他的手中。

         「起來吧!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」:基甸開始行動,首先將喜訊傳遞給精選的三百人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基甸不敢信靠神親口的應許,卻因著敵人口中的話而信心堅固。神體諒基甸,用基甸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堅固他的信心。當軟弱者的信心被神堅固的時候,他就不能不立刻「敬拜神」!有時候我們也會對聖經中的話語熟視無睹,卻因著某位哲學家、科學家或名人的一句話而茅塞頓開。神也照樣體諒我們的軟弱,甚至把祂的話語放在仇敵口中(參可五7;徒十六17;五34~39),讓我們的生命得著造就。

         (二)基甸不相信神親口說的話,卻相信敵人口中說的話,這當然是一種諷刺。有時候我們也不相信聖經中說的話,卻相信其他人口中說出來跟聖經觀念一樣的話。不過神還是憐憫基甸,以基甸能夠接受方式讓他獲得勇氣。

【士七16】「於是基甸將三百人分作三隊,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裡,瓶內都藏著火把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於是基甸將三百人分作三隊,把號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裏,瓶中有火把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空」空的,空虛的;「藏著」(原文無此字)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於是基甸將三百人分作三隊,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裡,瓶內都藏著火把」:『分作三隊』散布在不同的方位,令敵人產生錯覺,誤以為來襲的人數眾多;『角』為吹出大聲;『空瓶』指土製陶瓶,使火光不致外洩;『火把』非油燈,乃手持的火把,非常明亮。

   〔靈意註解〕「角」表徵神的話;「空瓶」表徵神的子民;「火把」表徵內住的聖靈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基甸軍的主要武器是角、瓶、火把、喊聲:(1)角聲使敵兵誤以為千軍萬馬攻打他們。使人聯想到最後審判之時,天使所要吹響的角聲(參啟八2);(2)瓶內可藏火把,打碎的聲音酷似在砍殺敵軍;(3)夜間一起點燃火把,使人感到軍隊規模極大,火把也可以用來燒毀敵軍帳棚。

【士七17】「吩咐他們說:“你們要看我行事,我到了營的旁邊怎樣行,你們也要怎樣行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對他們說:『你們要看我、而照樣行;你看,我到了營的儘邊,我怎樣行,你們也要怎樣行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行」做,製作,完成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吩咐他們說:你們要看我行事,我到了營的旁邊怎樣行,你們也要怎樣行」:本節是出發前的演習,事先示範給眾人看。

【士七18】「我和一切跟隨我的人吹角的時候,你們也要在營的四圍吹角,喊叫說:‘耶和華和基甸的刀!’”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我和所有跟隨我的人吹號角時,你們也要在全營四圍吹號角,喊叫說:“為永恆主!為基甸!”』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吹」吹響,吹奏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我和一切跟隨我的人吹角的時候,你們也要在營的四圍吹角,喊叫說:耶和華和基甸的刀」:『吹角,喊叫』發出大聲,使敵人驚惶失措;『耶和華和基甸的刀』敵人所懼怕的,就是以色列人的神和基甸。

   

【士七19】「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,在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,來到營旁,就吹角,打破手中的瓶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、在半夜更之初、剛剛換更的時候、來到營的儘邊,就吹號角,擊破手中的瓶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三更(原文雙字)」居中的(首字);更次(次字)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,在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,來到營旁」:『三更之初』原文是「中更之初」,指晚上十時到淩晨兩點那一段時間的起初,大約晚上十時至十一時,眾人剛入睡不久。

         「就吹角,打破手中的瓶」:『打破手中的瓶』即指發出火光。

   〔靈意註解〕「吹角」表徵見證神的話(參啟十二11);「打破手中的瓶」表徵捨己,背起十字架(參太十六24)。

【士七20】「三隊的人就都吹角,打破瓶子,左手拿著火把,右手拿著角,喊叫說:“耶和華和基甸的刀!”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三隊的人就都吹號角,打破瓶子,左手握着火把,右手握着號角好吹;他們都喊叫說:『有刀為永恆主,為基甸!』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打破」打碎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三隊的人就都吹角,打破瓶子,左手拿著火把,右手拿著角,喊叫說:耶和華和基甸的刀」:右手吹角、左手搖動火把、口中大聲喊叫,三管齊下。

   〔靈意註解〕「拿著火把」表徵彰顯聖靈的能力(參徒一8);「喊叫說:耶和華和基甸的刀」:表徵奉神的名爭戰。

【士七21】「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。全營的人都亂竄;三百人呐喊,使他們逃跑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;全營的人都亂竄;又吶喊,又逃跑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亂竄」奔跑,奔逃;「呐喊」呼喊,喊叫;「逃跑(原文雙同字)」逃避,逃跑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。全營的人都亂竄;三百人呐喊,使他們逃跑」:『各站各的地方』可能留一處缺口,供敵人逃跑;『亂竄』當時的情況好像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,無所適從。

   〔靈意註解〕「各站各的地方」表徵聖徒各盡其職(參弗四12)。

【士七22】「三百人就吹角,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,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,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三百人把三百枝號角吹了起來,永恆主使各人的刀在全營中互相擊殺;他們向西利拉〔有古卷:洗利達〕逃到伯哈示他,直到亞伯米何拉河邊,靠近他巴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西利拉」壓迫;「伯哈示他」金合歡樹的地方;「靠近」邊緣;「他巴」聞名的;「亞伯米何拉」舞蹈的草原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三百人就吹角,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」:『用刀互相擊殺』在黑暗且慌亂中,誤以為所遇到的乃是敵人。

         「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,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」:『西利拉的伯哈示他』意指往東南方向逃跑;『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』意指越過約但河,沿著原來入侵的路線逃回老家。

   〔話中之光〕(一)基甸的三百勇士顛覆了寡不敵眾的常例,取得勝利。得勝的原因 :(1)神的權能與他們同在。單憑人的英勇無法率領三百勇士擊敗無數仇敵。決戰前夕,神特別看顧基甸(參9~14節),堅固他的信心。戰鬥過程中,神掌管事態,使仇敵陷入決定性的毀滅(參22節);(2)基甸的卓越戰略。基甸避開魯莽的正面交鋒,利用夜間突襲(19節)、圍剿(參20節),使仇敵互相殘殺;(3)跟隨基甸的精兵遵守命令、有條不紊地行動,使戰爭按計劃順利進行。他們以基甸為中心,緊緊凝聚在一起。

【士七23】「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、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、亞設和瑪拿西全地、應召而來,追趕米甸人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拿弗他利」摔角;「亞設」快樂的;「瑪拿西」導致遺忘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、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」:本來按兵不動、坐觀成敗的以色列其他支派拿弗他利、亞設和瑪拿西,聞風而起,參加追殺敵人。

【士七24】「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,說:“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,爭先把守約但河的渡口,直到伯巴拉。”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,把守約但河的渡口,直到伯巴拉,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基甸打發了使者走遍以法蓮山地,說:『你們下來、對米甸人接戰,趁他們未到之先,把守各水口,直到伯巴拉,就是〔或譯:也〕把守約但河。』於是以法蓮的眾人都應召而來,把守各水口,直到伯巴拉,就是〔或譯:也〕把守約但河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以法蓮」我將獲雙倍果子,兩堆灰燼;「爭先」(原文無此字);「把守」捕捉,抓;「伯巴拉」淺灣的房子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,說」:

         「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,爭先把守約但河的渡口,直到伯巴拉」:『約但河的渡口』指可以涉水而過的淺灘;『伯巴拉』確實地點不詳。

         「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,把守約但河的渡口,直到伯巴拉」:『以法蓮的眾人』以法蓮支派地界位於戰場耶斯列平原的南方,可以及時堵住敵人的退路。

【士七25】「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,一名俄立,一名西伊伯。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,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榨那裡。又追趕米甸人,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,帶過約但河,到基甸那裡。」

   〔呂振中譯〕「他們捉住了米甸的兩個首領、俄立禾西伊伯;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,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池那裏;同時追趕米甸人;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頭帶到約但河東邊、基甸那裏。」

   〔原文字義〕「捉住」把守,捕捉;「俄立」烏鴉,掠奪者;「西伊伯」狼。

   〔文意註解〕「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,一名俄立,一名西伊伯」:『一名俄立,一名西伊伯』兩個名字的原文意義生動地表達了沙漠酋長的獨特作風。

         「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,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榨那裡」:『俄立磐石…西伊伯酒榨』因被誅之人而得名,確實地點不詳。

         「又追趕米甸人,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,帶過約但河,到基甸那裡」:『首級』戰鬥中把敵人首領的頭斬下來帶到主將前,證明殺敵奏功;『帶過約但河』按照士八1~3,基甸當時仍在約但河西,故以法蓮人殺敵地點應在河東,隨即將敵酋首級帶到河西。
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