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埔教會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215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2023年12月29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[複製鏈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23-12-29 07:54:21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-12-29 07:55 編輯

【雅一1】「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,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神和主耶穌基督的奴僕雅各,向散居的十二支派問安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僕人」奴僕,奴隸;「散住」分散居住在外邦人中間;「請…安」願你們喜樂,願你們歡樂,恭喜你們,願你們平安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」:『神和主耶穌基督』表明主耶穌基督的身位與神同等(腓二6),兩者可以相提並論;『僕人雅各』表明他寫本書信不是以主耶穌的肉身兄弟(加一19)的身份,而是強調在神的家中作主奴僕,以服事主和聖徒為職志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『僕人』按希臘原文的字根含有兩方面的意思:(1)被捆綁、受約束,意指行動沒有自由,以主人的心意為其心意;(2)生在主人家中的奴隸,意指其一生的命運乃為服事主人,討主人的喜悅。

          「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」:『散住』指分散雜居於外邦人中間;『十二支派』指以色列的眾支派,轉指猶太人基督徒(參二1),故本書的勸勉,也可適用於所有的信徒;『請…安』或作『問安』(徒十五23),與保羅慣常所用的『願平安歸與你們』不同字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主耶穌基督不是次級的神;祂乃是道成肉身,將神表明出來(約一14,18);實際上祂就是神(約一1;十30)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我們的主人乃是神和主耶穌基督,但我們並非有兩位主人,我們服事主就是服事神(參羅十四18);尊主為大,也就是尊神為大(路一46;徒十46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作僕人的本分就是毫無保留地獻上他一生的生命、時間、才幹和一切所有的來服事主,並且以服事主作為整個生命的中心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我們除神之外,別無主人。我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(太六24);又想要親近神,又想要與世俗為友(雅四4,8)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基督徒是散住在世界上外邦人中間的族類,我們的責任是顯明我們是『世上的鹽』和『世上的光』(太五13~14)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我們在世上雖有苦難,但在基督裏面卻有『平安』(約十六33)。

【雅一2】「我的弟兄們,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,都要以為大喜樂;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我的弟兄們,你們無論何時落在百般的試煉中,都要認為是大喜樂的事;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落在…中」跌入,陷進;「百般」多種色彩的,各色各樣的,不同味道的;「試煉」試驗,考驗,察驗,實驗,驗證;「以為」認為,當作,算作;「大喜樂」歡歡喜喜,大大地歡喜,全然喜樂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我的弟兄們,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」:『我的弟兄們』指主內的弟兄姊妹們(參二1),本書的特點之一,就是一再地以『弟兄們』稱呼受書者(參一2,16,19;二1,5,14;三1,10,12;四11;五7,9,10,12,19),表示彼此之間親密的關係;『落在』指所遭遇的環境並非自己故意招來的,乃是自然臨到的;『百般的試煉』指諸般不同形式的試煉,包括疾病、貧窮、逼迫、剝削、天災、人禍、死亡等令人痛苦或煩惱的事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『試煉』指苦難的際遇,原文與本章後面的『試探』(參12節)同一字,但根據上下文,兩者含意不同。『試煉』指為要試驗並成全我們(參3~4節),而從外面臨到我們的苦難;『試探』指為要引誘我們犯罪,而從裏面私慾所引發的苦難(參14~15節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都要以為大喜樂」:『以為』在原文並沒有半點猶豫或不肯定的意味,乃是經過『坐下計算或酌量』(路十四28,31)之後,確認理當得出如下的結論;『大喜樂』不僅指喜樂的程度是大的,並且按原文還含有除了喜樂之外別無其他感覺的意思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本節按原文,在前面有『無論何時』、『每逢』或『每當』的字眼,表明信徒遭遇試煉乃是無可避免的。此外,『百般的試煉』一詞表明試煉不單隨時會來,而且會用不同的形態出現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信徒一切的遭遇,都是出於神的安排或容許的,目的為要叫我們得益處(羅八28),因此,不論臨到我們身上的是好或壞、是甘或苦,我們都要以喜樂的心全盤接受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無論何種試煉,乃是對基督徒品格的訓練,可幫助我們產生忍耐的德行(參3節),進而成為完備的基督徒(參4節),因此我們應當引以為大喜樂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一般人視試煉為有害無益的遭遇,所以逃避它;但我們基督徒應當視試煉為大有益處的遭遇,所以樂於接受它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基督徒的喜樂,並不是因外面平順的境遇所產生的,乃是出於內在的喜樂,雖身處艱苦的境遇,仍能自得其樂(參徒十六25)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我們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能喜樂;我們若不能喜樂,乃是因為我們的心懷意念出了問題(參腓四4,7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真正蒙恩得救、靈裏重生的人,裏面的心眼已經被開啟(徒廿六18),對於自己身上和周遭所發生的事物,應當有不同的眼光,不能再以外面的得失來看待,而該以屬靈的觀點和永恆的價值去衡量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信徒喜樂的大小,可隨自己內心意識而有所不同;對於任何事物,內心認為可喜樂的程度如何,其實際喜樂的程度也如何。

          (九)凡是對我們靈性有幫助的事,都是值得我們大喜樂的事;身體的安康和魂裏的安逸享受,並不值得我們引以為大喜樂。

【雅一3】「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,就生忍耐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通過試驗,就能生出堅忍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試驗」(原文用來指檢驗金子的純度,確定是否已除去一切雜質);「經過試驗」考證,受考驗並通過;「生」生出,產生,運行,作成;「忍耐」堅忍,恆忍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」:『因為』指明在困境中仍能有大喜樂(參2節)的緣由;『知道』原文所用的字指這種知道不是客觀道理上的知道,而是由生活經歷所產生的主觀認識;『你們的信心』指基督徒在基督裏所得的信心(參彼後一1),這信心乃是向著主耶穌基督的(參二1);『試驗』此字在原文指金屬用火熬煉的過程,主要用意並非鑑定其真假,乃在煉淨其雜質;『信心經過試驗』指信心經歷外面環境的考驗後,才得淨化和強化,並證實其純真度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就生忍耐」:『忍耐』並非指消極的忍受,而是指積極應付困境的能力。這種『忍耐』乃是信心經過試驗而生發出來的美德,也可說是一種正常的信心『行為』(參二14,17)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『因為知道』表明基督徒的喜樂(參2節)並非無緣無故的;我們在試煉中仍能喜樂,乃因知道試煉會給我們帶來益處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生活的困境乃是我們信心的實驗室;我們的信心經過百般的試煉(參2節),其純真度立時驗證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『百般的試煉』(參2節)可證明人信心的質素,並增加其價值;經過試煉而不動搖的信心,才是真正上好的信心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一個有純正信仰的人,是經得起任何試驗的。換言之,人的信心有多少,受過試驗之後便可以知道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基督徒的忍耐,絕不是消極、無為、被動、不得不然的忍耐,乃是在面對外來的壓力和困境中,從裏面發出的一種積極、主動、對抗並勝過的能力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『生忍耐』表明我們本來沒有這種忍耐,因為它乃是經過試煉之後的產品;換句話說,若不經痛苦的熬煉,便沒有真正的忍耐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患難生忍耐(羅五3),真正的忍耐是從屬靈的歷練而得的。多受試煉,就多有忍耐;少受試煉,就少有忍耐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忍耐並不是自我抑制;忍耐乃是『因信得生』的新生命,對於困境的一種自然回應,所以『我』不會覺得吃力。

【雅一4】「但忍耐也當成功,使你們成全、完備,毫無缺欠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但堅忍也當完全,好使你們得以齊全且完備,毫無缺欠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成功」完成願望,達到目的,取得十足效果,完全的;「成全」(和『成功』同字);「完備」完整齊備,十全十美;「缺欠」缺少,留下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但忍耐也當成功」:『也當成功』指我們的忍耐必須堅忍不拔,不斷地克敵制勝,直到成就神在我們生命中所預定的目的為止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使你們成全、完備,毫無缺欠」:『使你們成全』指存心與品格達到完全的地步(參太五48;腓三15);『完備』指生命長大成熟、生活見證無可挑剔;『毫無缺欠』乃形容『成全』與『完備』的狀況,臻於無瑕無疵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基督徒的忍耐,不是世上有修養之人的忍耐;一般屬世的忍耐,只不過是一時的、局部的、勝負參半的忍耐,但屬靈的忍耐,是處處、事事、恆久的忍耐(林前十三4),是達到目的的忍耐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『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』(太廿四13);忍耐必須成功,絕不能半途而廢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神為著培養、造就我們那持之以恆、能完成果效的忍耐,乃不斷地安排萬事萬物來為我們効力(羅八28),所以我們當以喜樂的心態歡迎它們(參2節)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基督徒追求達到『完全』的途中,『忍耐』乃是必修的功課,也是必備的條件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『成全完備』是真實基督徒經歷試驗後應當達到的地步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在人生的旅途中,基督徒會遭遇無數的考驗。但這些試驗的目的,並不是要使我們跌倒,乃是要令我們更向前;不是要挫敗我們,乃是要使我們有得勝的機會;不是要顯明我們的缺點,乃是要叫我們更完全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基督徒如何處理生命中所面臨的各種試驗,與我們是否能『成全、完備』關係至大;我們若能堅忍著處理得好,便表示正向著『成全、完備』邁進一大步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我們雖然在行為上不能達到完全的地步(腓三12),但在存心上應當追求完全(賽卅八3;參太五48)。

【雅一5】「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,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、也不斥責人的神,主就必賜給他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但你們中間若有任何人缺少智慧,他應當向那厚賜與眾人且不斥責人的神祈求,就必有所賜給他的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厚」單純的,慷慨的,無條件的,無保留的,自然而然的;「斥責人的」責備,辱罵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」:『若有』乃假定語氣,表示並非正常狀況,但仍有可能存在;『智慧』指一種內在的洞察力,比知識更勝一籌,它的特性是使人能運用所持有的知識,在困境中尋得超越之道。

          「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、也不斥責人的神」:『應當求…神』神是真智慧的惟一源頭和供應者;『厚賜』指神的賜予慷慨大量,毫不吝惜;『賜與眾人』指神對我們一視同仁,並不偏待人;『不斥責人』指神的賜予不受我們的情況的限制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主就必賜給他」:『就必賜』並不表示神的賜予完全沒有條件(參6節;四3),這裏的意思是說『求』才能有所『得』(參四2),我們若不求,就不能指望神憑空『賜給』我們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基督徒生存在複雜、混亂的環境中,必須有敏銳的屬靈洞察力,以分辨不同的事物,和採納最好的東西。這種洞察力,就是這裏所說的『智慧』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智慧是以實用為本的一種美德,為屬神的人提供生活的方向;智慧能洞悉神的旨意,並將其應用在生活中(參箴二10~19;三13~14;九1~6)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真智慧是屬於神的(參四17),惟有祂才是真智慧的根源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基督徒的智慧,就是在苦難中仍能找到喜樂,在試煉中仍能學習到造就的秘訣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無論我們向神求甚麼,必須先看見自己的『缺少』是甚麼;惟有看見自己的『缺少』有多少,才能向神發出多少真實的禱告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我們最好、最上算的禱告,應當是祈求『智慧』(參王上三9~13);得著智慧,就是得著開啟屬靈寶庫的鑰匙。

          (七)神喜悅屬祂的人向祂祈求,並且是預備好了要豐厚地給人,只可惜的是我們『不求』,求了又怕求得太過。

          (八)有經驗的基督徒都能作見證說,許多時候神答應我們的禱告,乃是『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』(弗三20)。

          (九)我們必須謹記神的恩典是豐富的,祂絕不吝嗇;我們身為神的兒女也當本著神憐憫的心懷,寬宏大量地幫助有需要的人(參27節)。

【雅一6】「只要憑著信心求,一點不疑惑;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,被風吹動翻騰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不過,總要在信心裏求,一點也不疑惑;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,被風吹動,翻騰不已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一點不」毫無;「疑惑」分開,區別,動搖,自相矛盾;「翻騰」煽動,騷動,翻滾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只要憑著信心求」:這裏說明向神祈求真智慧不是沒有條件的;『只要』指明僅有一個條件;『憑著信心求』按原文是『在信心裏求』,意指對神有完全的信心,包括:(1)所求的必須是所信的;(2)相信神的心意和能力;(3)所求的必要從神得著答應;(4)但答應的時間與方式,相信神必照祂所認為對我們是最佳的賜給。

          「一點不疑惑」:意指信心堅定,絲毫不動搖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」:『那疑惑的人』指猶豫不決、心思飄忽不定的人;『海中的波浪』形容一個人的心思搖擺不穩,如海浪之變化無常。

          「被風吹動翻騰」:『被風吹動』形容心懷意念常隨環境的變遷而更動;『翻騰』原文含有『不住地在兩方面評估』的意思,亦即是心存批判,時而向左,時而向右,拿不定主意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凡真正認識神、信靠神的人,縱使不能明白神的『所作』,卻因知道神的『所是』,而能安然接受神所安排的一切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我們不能在禱告中規定神為我們作甚麼,但可以肯定,神關心我們,愛憐我們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我們向神祈求的時候,應當絕對相信神的能力,並且也深信祂必樂於賜予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神對我們禱告的答應,並不因人而有差別待遇(參5節『賜與眾人』),但卻會受到我們禱告的態度的影響和限制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禱告是求未見的事,必須憑著信心。我們不只要憑著信心禱告,也要禱告到有信心,禱告到能信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我們既求神賞賜智慧,就不可又想靠自己的聰明才智,或是懷疑是否可能得到。

【雅一7】「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裏得甚麼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這樣的人,不要妄想能從主得到甚麼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想」設想,妄想;「得」接受,領受,拿取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這樣的人」:指那疑惑的人(參6節);「不要想」:意指趁早死心,不要奢望;「得甚麼」:指一無所獲。

          本節含有十分肯定的意思──信才能得,疑心必然無所得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懷疑乃信心最大的敵人,是使禱告失效的主要原因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禱告得答應有一個定律,就是信。信是尊重神,榮耀神;疑惑是輕看神,羞辱神,所以叫神沒法答應我們的禱告。

【雅一8】「心懷二意的人,在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一個心懷二意的人,在他一切的行徑上,搖擺不定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心懷二意的」雙魂的;「沒有定見」不穩定,無定向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心懷二意的人」:形容一個人懷有兩顆不同的心,各自尋求不同的目標,但沒有一方面取得完全控制(參王上十八21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在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」:『沒有定見』指沒有固定的信仰和方向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正如精神分裂乃是一種病態,『心懷二意』乃是一種信仰的病態;這種人無論作甚麼都拿不定主意、反覆無常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『心懷二意』是基督徒追求目標『成全完備』(參4節)的死敵,也與神『單一』、『全心全意』(參5節)的本性對立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有智慧的人乃是有定見的人(參三13『有智慧有見識』),他在人生的路上懂得『取向』,然後向前直奔(參腓三13~14)。

【雅一9】「卑微的弟兄升高,就該喜樂;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但卑微的弟兄若蒙提升,就讓他誇耀;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卑微的」地位低下的;「升高」提升,擢升,得高位;「喜樂」誇耀,自豪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卑微的弟兄升高」:『卑微的』指貧賤的人,一般人都看不起窮人(參二3),故世人常將『沒錢、沒勢』連在一起;『升高』指發達,包括財富的增加和地位的提升,兩者之間常互有關連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就該喜樂」:在此應是指為促成升高的『原因』喜樂,因為升高的『情況』有如花草和美容,終必過去(參10~11節)。

    意註解〕「卑微的弟兄升高」:『升高』喻指信徒屬靈超越的地位和享受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貧窮的基督徒沒有自感『卑微』的必要,因為:(1)在物質上雖然貧窮,在信上卻富足;(2)在今世雖然貧窮,在來世卻有得國的應許(參二5)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信仰給我們帶來了正確的『自我價值觀』:(1)無論貧富,都是『弟兄』──沒有階級;(2)我現在的光景,不能限制我將來的情況;(3)基督為『我』捨命,可見『我』這個人在神的眼中極其重要;(4)不要為自己的『所有』而喜樂,乃要為自己的『所是』而喜樂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信徒可藉信心『升高』進入屬天的領域,不受屬地可憐景況的拘束,而享受屬靈的喜樂和逍遙。

【雅一10】「富足的降卑,也該如此;因為他必要過去,如同草上的花一樣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富貴的人若被貶低,也該如此;因為他必要像草上的花一樣消失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富足的」富有的,富貴的;「降卑」成為卑賤,變成卑微;「必要過去」廢去,經過,消沒,消失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富足的降卑,也該如此」:『富足的』包括擁有財富和地位兩者(參9節);『降卑』顯然是指財富和地位不如從前;『也該如此』指也該喜樂(參9節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因為他必要過去,如同草上的花一樣」:『他』原文無此字,可兼指『富足的人』和其『財富和地位』;『過去』指歸於無有;『草上的花』用來形容雖然今日存在且又美麗,但終必衰殘,沒有永恆的價值(參11節;太六28~30)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富人和窮人一樣,必須越過外在物質層面,看見長存的屬靈價值,及那肉眼看不見『屬天領域』的真實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任何人都不能依靠自己及無法控制的事物,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無能,謙卑地倚靠神,惟有祂能賜人那永存的事物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錢財好像一朵盛放的花,其美艷極為短暫,隨後便凋謝,歸於無有了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人不必先放棄財富再作基督徒;但要作基督徒必須放棄常伴隨著財富而來的自足和自傲。

          (五)基督徒若為堅持信仰,而遭受迫害、剝奪、排斥,即使失去得到財富的機會,或甚至喪失原有的財富,也該值得喜樂、誇耀。

          (六)基督徒的喜樂,不是因財富和地位的蒙福,乃是因為得著那不能『過去』的至寶(參腓三7~8)。

【雅一11】「太陽出來,熱風颳起,草就枯乾,花也凋謝,美容就消沒了;那富足的人,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太陽升起,帶著熱風,草就枯乾,花也凋謝,美麗的樣子就消沒了;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,也要這樣衰殘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熱風」火熱,燥熱,熾熱;「颳起」帶著,一同;「枯乾」枯萎,萎縮;「凋謝」落下,墜落;「美」外表的美,外在美;「容」容貌,外貌;「衰殘」消滅,消失。

    背景註解〕「太陽出來,熱風颳起」:巴勒斯坦地區的東南風,來自乾燥的沙漠,其炎熱的程度,足可使花草在一日之間枯萎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太陽出來,熱風颳起」:喻環境的變幻無常,在此暗示逆境就在眼前,隨時會來臨。

          「草就枯乾,花也凋謝,美容就消沒了」:『草就枯乾』喻生命無常;『花就凋謝』喻今生事物不能永存;『美容就消沒了』喻原來所矜誇的會消失無蹤(參賽四十6~9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那富足的人,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」:『在他所行的事上』也可譯作『在他的追求中』,包括一個人生活的方式,或生命的旅途(參四13);『這樣衰殘』有二意:(1)富足的人突然死亡;(2)富有的財物蕩然無存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人有旦夕之禍福,人的生命和財物都不足依仗,惟獨神才是我們永遠的倚靠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人往往須到臨危或缺乏的時候,才會轉眼注視神;神容許試煉臨到我們身上,目的不是要叫我們受苦,乃是要叫我們學信心的功課。

【雅一12】「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,必得生命的冠冕,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。」

    〔原文直譯〕「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既通過了試驗,就必得生命的冠冕,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。」

    〔原文字義〕「忍受」堅持,停留在下面(原文與一2『忍耐』同一字根);「試探」試煉,試驗,察驗,考驗,驗證;「有福的」蒙福的,幸福的;「試驗」考驗及格,蒙悅納,被稱許,被接受;「冠冕」花圈,花冠;「應許」宣告,承諾。

    〔文意註解〕「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」:『試探』在此宜譯為『試煉(參2節);『忍受試探』意指在試煉中能站立得穩,經過試驗之後,仍能保存信心的。

          「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,必得生命的冠冕」:『經過試驗以後』原文為完成式,指通過考驗,被證明合格;『必得』指將來必要領受;『生命的冠冕』指永不衰殘的冠冕(參彼前五4;林前九25),是為那不肯變節的得勝者保留的(參啟二10)。

          「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」:『主應許』指在神永遠的計劃中,特為得勝者預備了的獎賞(參提後四8);『愛祂之人』指忍耐到底、勝過試煉的人。

    〔話中之光〕(一)人生『有福』與否,不是憑其環境遭遇來評定,乃是根據其如何應付環境遭遇的情況而定規。

          (二)基督徒擁有世人所沒有的喜樂;惟有真正愛主的基督徒才懂得欣賞那生命的獎賞,生命本身就如一永恆的筵席,喜樂滿溢。

          (三)『生命的冠冕』乃是生命長大成熟,達於『成全完備』(參4節)的地步,所彰顯出來的生命的榮耀,成為其在永世裏的享受。

          (四)信徒若將眼目定睛於將來要得的榮耀上,就能在試煉中找著支持及力量,而不會介意現在所受的苦楚(羅八18;林後四17)。
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回頂部